如何進行廢品回收分類

 新聞資訊     |      2019-12-25 21:57:51    |    上海廢品回收網

  廢品定義

  ①不合出廠規格的產品。②破的、舊的或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物品:~收購站。

  是指不符合規定的技術標準,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,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產品、半成品或產成品。

  廢品分類

  一、廢金屬:【磷銅、紅銅、杯士銅、白銅、紫銅、青銅(62#、65#)、黃銅、漆包線銅、銅屑、鋁、不銹鋼(316.316L.304.301.202)、不銹鐵、鋅合金(渣)、鉛、工業鐵、鍍金、鍍銀制品等廢五金廢有色金屬回收】

  二、廢電子:【電子腳、含銀錫、無鉛錫、含鉛錫、錫渣、錫條、錫線、錫灰、錫膏、線路板、IC、電容、二極管、三極管、變壓器、充電器、廢電纜電線、電阻、等廢電子回收】

  三、廢塑料:【廢蠟燭、亞克力、硅膠、尼龍、菲林、吸塑、賽鋼、475、ABS、PS、PP、PC、PET、POM、PVC、PU、PA、TPR等廢塑料件回收】

  四、廢 鈷:【鈷粉、鈷酸鋰、鎳鈷酸鋰、鋁鈷紙、電池正極片、負極片、電池正極邊料、42#沖邊料、79#沖邊料、電鍍陽極料等廢品回收】

  五、廢電池:【鋰電池、鎳氫電池、鎳鎘電池、鋰離子電池、聚合物電池、鋰動力電池、太陽能電池、手機電池、筆記本電池、攝錄機電池、數碼相機電池、PDA電池、對講機電池等廢電池回收】

  六、廢 鎳:【電解鎳、鎳邊料、電鑄鎳、電池導電鎳片、發泡鎳、鎳帶、電池導電鎳片、鎳紙、鎳箔、鎳網、含鎳合金、鎳光盤、廢鎳錫珠、廢鎳珠亞鎳粉等廢料回收

  七、廢硅片:【廢單晶硅、多晶硅、籽晶、破碎硅片、光刻片、藍膜片、太陽能電池片、邊皮硅材料、電池片、硅棒、硅頭尾料、硅晶圓、IC級硅片、裸片等廢硅片回收】

  八、貴金屬:【鍍金、金水、銀靶、鍍銀、鎳、銠、鈀、鉑 ,鈷、鎢鋼、鈦、等貴金屬廢料回收】

  九、其 他:【回收各種廢舊機器、電腦耗材、機械設備、廢電纜電線、庫存貨清倉、廢置廠房拆遷】

  十、廢玻璃的分類廢玻璃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:

  平板廢玻璃、 壓花廢玻璃、中空廢玻璃、鋼化廢玻璃、夾絲廢玻璃、高性能中空廢玻璃、玻璃馬賽克、夾層廢玻璃、有機廢玻璃、無機廢玻璃、磨砂廢玻璃、防火廢玻璃、防彈廢玻璃、特種廢玻璃。

  回收的好處 即舊物調劑和資源回收產業,日本將其稱之為社會靜脈產業,其有助于整個社會的范圍內形成“自然資源—產品—再生資源”的循環經濟環路。

  靜脈產業的興起

  談靜脈產業還得從循環經濟談起。所謂循環經濟,是相對于傳統線性經濟來說的,可以簡明地表述為參與經濟活動的物質要素流動具有環狀特征。因為其對國家資源、能源的循環利用性,回收產業一直在興起之中。 廢品回收與環保要從源頭上治理廢品回收領域存在的不良局面,就應該以環保作為著力點,從加強對眾多小散回收處理企業的環保整治力度做起。

  首先,政策上應該加強對廢品回收企業“小、散、亂”格局的治理。小企業大量存在導致的問題,一是回收渠道被占用,二是帶來的環境二次污染問題嚴重。對此,有專家建議,在每個城市設立專門的開發園區,將區域內從事廢品回收的企業統一納入園區管理,區內統一污水處理、垃圾焚燒、垃圾填埋,杜絕二次污染。

  其次,回收處理企業應該理順成本分攤機制。由于行業缺乏統一監管,成本負擔往往全部轉移到廢品拆解處理企業身上,這樣的話,無疑會降低處理企業的積極性。正如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固體廢物污染控制研究所研究員李麗所言,按照國際成熟經驗,包括銷售者、處理、利用各個環節的企業都應該平均分擔商品廢棄后的處理成本。

  更為長遠的舉措則是建立強有力的政策保障機制。廢品回收涉及面廣,如果只停留在單純行業監管層面,并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,有必要從更高層面對其加強監管,要加快廢舊商品回收法規建設,將廢舊商品回收處理納入法制化軌道。

  日本發展廢品回收的經驗很值得我們借鑒。日本實施的《家用電器回收法》規定,消費者必須將廢舊空調、冰箱、電視機和洗衣機等家用電器,交由銷售商送返生產廠家進行回收利用。銷售商回收消費者交回的舊家電后,交到回收工廠,回收工廠負責將家電進行初步解體,按照塑料類、金屬類等進行基本歸類。然后各家電生產廠家再將其回收,進行進一步利用。回收所需的費用則由消費者來承擔。

  廢品回收如同污水處理、垃圾處理行業一樣,本質上是政策主導下的公用環保事業。

  在國內正規健全的回收機構并不多,往往還是有私人建立的小型回收機構,而電子垃圾處理的關鍵是回收問題,小型的回收機構很難完成大范圍的電子設備回收任務,從而一些廢舊電子設備便成為了污染環境的源頭。而建立完善的回收體制需要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,至少具備以下兩點:一是上門回收,二是電話聯絡。通過這兩項能夠很好的解決部分電子設備的回收問題,而國家實施的以舊換新政策也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手段,如果將這種機制常態化,必定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。

  其實,用好電子垃圾除蘊含經濟價值外,更具有環保屬性,需要政策護航規范行業發展。從監管方面看,目前我國已經頒布實施了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》,業界預計,與其配套的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辦法》將公布。如何協調各部門職能,加強環境執法力度,斬斷黑色經濟鏈條,對電子垃圾入境形成有效監管成為考驗。從扶持政策看,由于電子產品拆解要求較高的技術和成本,這需要政府在稅收、技術等方面進行扶持。而將“以舊換新”這類便民舉措制度化,建立有效和規范回收體系則是治本之策。